当前位置:研讨会详情

研讨会详情

 

结合三电系统的热管理技术

 

编号:C2102

日期:2021 年 6 月 29-30 日 ( 2 天 )

讲师:郭祥麟 博士

语言:中 文

CEU:1.3 CEUs (美国继续教育学分)

学时:3.0(上海市继续教育学时)

会场:上海市

地址:上海市

参会价格:CNY 4,000 (含税)

 

节能减排一直是世界各国奋斗的目标,尤其自从中国的国六排放法规和双积分政策公布实施以来,新能源汽车产量呈现爆炸性的成长,但伴随而来的是大量的火烧车安全问题和续航里程缩短的性能质量方面的抱怨和投诉。此种安全性和质量问题的发生,追根究底都是因为整车的三电系统热管理没有做对,产生的热量和温度未能有效的管控好才会影响整车性能的表现。

本课程设立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以上问题的重复发生,避免财产和生命的损失。 本课程会对传统车的热管理先做个基础总结,然后与新能源汽车的热管理在增加的零部件和三电系统上做个性能对比。因为新能源汽车的三电系统都是在至少300伏以上的高电压下工作,所以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如何有效处理好这些热量是每个新能源汽车公司最关心的事情。

本课程会针对每个三电系统的单元(电机,电控,电池)做个单独的散热机理分析和相关的热管理技术介绍,然后再提供有效的三电系统集成热管理技术。此集成技术包含了目前世界一流主机厂采用的热泵空调技术和快要进入商用阶段的二氧化碳(CO2)冷媒技术。 本课程也会介绍一些有发展潜力且还在研究阶段的非传统热管理技术,此种技术有可能会颠覆目前行之多年的传统空调和热管理行业,同时也是未来整车电动化热管理技术的发展趋势。

 

目 标

通过参加此次技术专题研讨会,您将能够:

● 分辨传统汽车与新能源汽车热管理方式的异同

● 有效地应用被动式或主动式冷却方法对电机与电机控制器进行温度控制

● 设计有效的整车空调与三电的集成式热管理系统

● 应用热泵原理与CO2冷媒设计有效的三电热管理系统

● 构建纯电动,增程式,插电式和燃料电池汽车的三电热管理架构

 

受众

本科毕业并在汽车业至少有三年以上的热管理工程经验;具备各种新能源汽车(纯电动,增程式,燃料电池)基本架构知识;有整车热管理相关的基础培训经验并了解整车空调系统运作方式和熟悉三电系统(电池/电机/电控)相关零部件的基础功能。

 

大 纲

第一天

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概述

    o 新能源汽车与传统燃油汽车在热管理方面的异同

    o 三电系统集成热管理开发思路及设计要素

 

电机能量损耗及热管理

    o 电机能量损耗机理探讨

    o 电机转速与温度控制

    o 主动式与被动式冷却

 

电池热管理系统 (BMS)

    o 电池充放电性能比较

    o 热管理设计方向与要素

    o 电池排列及冷却方式(气冷/液冷,被动/主动)比较

    o 相变材料(PCM)的应用

    o 低温电池热管理方法

 

● 结合三电集成系统的整车热管理架构

    o 空调制冷与采暖循环回路基础设计

    o 纯电动,增程式,和插电式汽车热管理架构比较

    o 世界先进主机厂热管理系统比较

 

第二天

热泵空调应用

    o 热泵空调机理与工作方式

    o 热泵空调系统种类与比较

    o 热泵空调与传统空调除湿方式差异

    o 热泵空调与废热回收

 

CO2冷却剂应用

    o CO2 与其他越临界点 (supercritical) 冷媒液体性能比较

    o CO2热泵优势与传统冷媒在次临界点下压缩工作方式比较

    o CO2 热泵空调系统工作特点

    o 应用CO2 提高系统COP (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 方法

 

● E燃料电池水热管理

    o 电堆的工作方式与水热管理

    o 电堆加湿的必要性及自增湿设计

    o 生产氢燃料发动机主机厂的电堆热管理方式比较

    o 氢气罐的热管理

 

一些异类 (Not-in-Kind) 的热管理技术介绍

    o 异类热管理技术的分类,机理与发展趋势

    o 异类热管理技术应用案例

    o 已经广泛商用的非传统热管理技术 

 

讲师:  郭祥麟 博士

郭祥麟先生是美国密西根州Ann Arbor校区大学博士,同时也是美国国家认证的最高等级工程师 PE。 郭博士有8年的美国国防军工业和30年的汽车行业经验。他曾经在美国的航空航天局NASA和美国陆军兵工实验室工作8年,主要是在气动的风洞实验,工程系统热管理与分析方面。之后在福特,通用,及丰田工作22年并担任多项重点项目的技术领导职务,负责领域包含传统与新能源汽车的整车及动力总成的热管理,NVH(structure-borne & air-borne),发动机/变速器/驱动系统设计,操稳,及动力性能集成。除此之外,他还担任过美国密西根大学及劳伦斯科技(Lawrence Tech)大学的兼任教授和硕士生与博士生导师,目前还担任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的客座教授。2011回国后,担任多家汽车公司技术负责人,历任研发院副院长,院长,集团总工程师,集团常务副总裁,总师办主任,资深技术总监等多项技术领头羊职务。他目前的工作方向是整车性能 (热管理/NVH/底盘/动力等) 集成, 动力总成系统(发动机/变速箱/驱动系统)性能设计与新能源汽车开发。

他过去得到的荣誉如下所列:

美国兵工工程研究实验室荣誉奖状

两次获得通用汽车公司科技教育计划最佳主持人的荣誉

中国国家环保部突出贡献奖(中国国六蒸发排放标准验证与制定)

北京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及北京市特聘专家

北京市金桥工程种子资金项目负责人奖

北汽集团“爱企业,献良策,做贡献”活动先进个人一等奖

北汽集团“爱献做”课题攻关项目优秀项目奖

北汽集团研究课题优秀论文奖

北汽集团最佳优秀人才奖

中国工程师学会气动分会先进委员奖

沈阳市最佳外国专家玫瑰奖 

 

 

联系我们:

联系人:温 馨 女士(Echo

电话:021-6140-8922

Email: Echo.Wen@sae.org